寒假特展《蛇》活体展在省博物馆开幕

发布日期:2013-02-16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咱们的博物馆”寒假特展之
《无足的爬行动物——蛇》活体展
在省博物馆开幕

(小朋友参观蛇类标本图片)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青少年寒假文化生活,满足青少年学生假日文化需求,1月15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楼阳光大厅隆重举行了“咱们的博物馆”寒假特展之《无足的爬行动物——蛇》活体特展开幕式,省博物馆旨在通过此展览呼吁广大龙江群众关注野生蛇类资源、关注动物保护。
    “咱们的博物馆”寒假活体特展《无足的爬行动物——蛇》是省博物馆自09年推出“咱们的博物馆”寒暑期特展以来的第八项展览,展览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吸引着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展览,而寒暑假活体特展更是成为了省博的一个标杆性展览。
    本次寒假活体动物特展开创性地将中华民族传统生肖民俗文化融合到自然类展览中,在蛇年将蛇类活体和蛇类标本放到省博物馆进行展览,在宣传和展览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传承并发扬了民俗文化。
    蛇是一种古老的动物,早在白垩纪初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十万余年,它们有着一套独特的生理构造,用身体和大地最亲密的接触,给地球生态链增添了诡异而神秘的一环。此次《无足的爬行动物--蛇》特展将展现黑龙江特有的11种蛇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珍稀蛇标本,省博物馆将通过此次对蛇的分类、起源、进化、生育方式和运动特点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并辅助展出蛇类生态复原景观以帮助广大龙江观众了解蛇类,揭开蛇类神秘面纱。
    蛇不仅是地球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而且拥有极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蛇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等,汉代《淮南子》、唐代的《酉阳杂俎》等书中都提到广东人吃蛇、用蛇肉烹做佳肴。随着蛇文化的普及,人们更知其营养、保健之神功,以蛇作药,早在2000年以前西汉时期所著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有记载,到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叙述得更为详细,认为"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蛇是颇为珍贵的中药材,蛇头、蛇眼、 蛇蜕、蛇胆、蛇肝、蛇膏、蛇毒等均可入药,可谓蛇身都是宝。
    省博物馆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彻底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清晰诠释博物馆的教育目标、理念与思想的文件要求,紧密结合素质教育,以博物馆之长补学校教育之不足,真正做到“青少年是博物馆的第一观众,博物馆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为青少年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5:50停止发票)
年均访问量:362874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