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古生物:披毛犀

发布日期:2014-08-15  新闻来源:  编辑:冯拓菲 蒋 萃 杨 旭

  

        披毛犀是已绝灭的一种哺乳动物,归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北部,最北界限大约在北纬72°,最南到北纬33°,生活在距今1.2万年至4万年之间, 大致相当于我国大冰期的晚期到冰后期之前的阶段,它适应于寒冷草原与平原的生活。它们头部的额鼻骨上长着一前一后的两只角,很像今日非洲的双角犀。但化石骨架上已看不到这种犀角,这是因为它的角不是骨质而是表皮质的,早已随皮肉一起烂掉了,只在头骨的相应部位留有两块麻麻约约的骨瘤。在苏联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发现过皮肉犹存的披毛犀尸体,它身上长着长毛和绒毛,它头上的两支犀角,特别是前边的一支,较长、大而向前倾斜伸出,正适于除去地面的积雪以便吃雪下的枯草。它的臼齿齿冠很高,釉质层很厚,褶皱中充填水泥质,适应于研磨干燥的草本植物。通过它们尸体胃肠中食物残渣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它们的食物包括苔鲜植物、含矽质的草本植物、其他草本植物和矮小的灌木枝叶。它们适应于冻土苔原、冰缘苔原、寒冷的黄土草原以及高原草甸地带。它在北半球的分布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北部,在中国除分布在松辽平原外,在兴安岭脊部、在内蒙古高原、陇东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以及渤海中距海岸二百公里的海底,都发现过披毛犀的化石,可见这种动物适应性很广。


披毛犀化石骨架

 


披毛犀寰椎

 


披毛犀头骨

 


披毛犀下颚骨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5:50停止发票)
年均访问量:362874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