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

发布日期:2015-10-20  新闻来源:  编辑:冯拓菲 蒋 萃 杨 旭

  

黑龙江省现有两栖动物12种,分别隶属2610属,其中,有尾类3种,占我国有尾类总数的7.14%;无尾类9种,占我国无尾类的3.19%。黑龙江省现有爬行动物16种,分别隶属3410属,其中,龟鳖目1种,占我国龟鳖类总数的2.7%;蜥蜴目4种,占我国蜥蜴类总数的2.6%;蛇目11种,占我国蛇类总数的5.5%。黑龙江省的两栖爬行动物不存在特有属和特有种。

 

   极北鲵  Salamandrellakeyserlingii Dybowski

别名 水马蛇子、极北小鲵、小娃娃鱼。

鉴别特征 前肢4指、后肢4趾,头骨有卤门,体背在棕黑色脊纹旁具有两条明显的浅褐或黄棕色纵条纹。

 

   花背蟾蜍 Bufo raddei Strauch

别名 癞蛤蟆、小癞蛤蟆。

鉴别特征 生活时体背部有显著花斑。雄性背部的花斑为明显的酱色,雄性背色呈橄榄黄色,疣粒上有红点。腹面污乳白色,后部略有黑斑。第四指短,约为第三指长的一半。雄性有单咽下内声囊。


 

   东北雨蛙 Hyla ussuriensis Nikolsky

别名 绿蛤蟆、邦邦狗、雨呱呱。

鉴别特征 背部光滑,纯绿色,体测及四肢背面均无任何斑点或斑纹。足长大于胫长,指、趾末端具吸盘。第三趾长于第五趾。鼻眼之间有深色线纹。

 

   黑龙江林蛙  Ranaamurensis Boulenger

别名 哈士蟆、臭迷子、红肚皮蛤蟆。

鉴别特征 皮肤粗糙,背面体测、后肢背部及后腹部密布圆形大疣。胫跗关节贴体前伸不达眼部。背部常有一条浅色较宽的脊中线。雄性无声囊。

 

   东北粗皮蛙  Rugosaemeljanovi (Nikolski)

别名 皱皮蛙、铁蛤蟆、石蛤蟆、癞咯巴子。

鉴别特征 皮肤粗糙,背面疣粒大呈长形并纵向排列。无背侧褶,颞褶清晰。胫跗关节贴体前伸达眼部。


 

   北方狭口蛙  Kaloulaborealis (Barbour)

别名 雨蛙、气鼓子、气蛤蟆。

鉴别特征 身体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45mm;头小而尖;吻短圆。皮肤光滑而厚,体背仅有少量的小疣粒;指、趾端钝圆且末端不膨大,除第四趾外,趾间为半蹼。

 

       Pelodiscussinensis (Wiegmann)

别名 甲鱼、团鱼、水鱼、王八、脚鱼、元鱼。

鉴别特征 背腹甲无角质盾片,覆于柔软的革质皮肤。体色大致一致,无鲜明斑点。吻突较长,约等于眼径。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平滑;腹部有7个胼胝体;淡水生。


 

   丽斑麻蜥  Eremiasargus Peters

别名 马蛇子

鉴别特征 额鼻鳞2枚;前眶上鳞长度小于后眶上鳞;眶下鳞不伸入上唇鳞之间。背上及胁部位有纵行的白色眼斑及链状纹。尾长不超过头长的1.5倍。


 

   胎生蜥  Lacertavivipara Jacquin

别名 马蛇子、四脚蛇。

鉴别特征 后鼻鳞1枚,有鼓膜前鳞,颌片6对,中段背鳞27~36枚,股孔每侧7~13个。

 

   黑龙江草蜥  Takydromus amureusis (Peters)

别名 四脚蛇、马蛇子。

鉴别特征 体背棕褐色,体侧黑褐色;尾长为头体长的2倍以上;颌片4对;鼠蹊孔3对(少数4对)。

 

    白条草蜥  Takydromuswolteri (Fischer)

鉴别特征 体侧具2条纵行黄白纹;尾长不超过头体长的2.5倍;颌片4对,鼠蹊孔1对。

 

   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um(Cantor)

别名 大赤链、火赤链、红长虫。

鉴别特征 体背有黑红色相间的横纹或横带;颊鳞多入眶;大多数的枕部有一倒“V”字形红纹。

 

   白条锦蛇 Elaphe dione (Pallas)

别名 枕纹锦蛇、黑斑蛇。

鉴别特征 头背面有深褐色的钟形斑;体背苍灰色或淡灰褐色,少数棕黄色,其上有3条灰白色纵纹,并有不规则的黑色窄横斑。

 

   红点锦蛇 Elaphe rufodorsata Cantor

别名 白线蛇、水蛇。

鉴别特征 背鳞平滑无棱,中段背鳞2119)行;体背淡红褐色,头背有3道“∧”形黑斑,自颈至尾有3条淡红褐色与4条棕黑色相互间隔的纵纹。腹面密布黄、黑相间的棋盘斑;尾下鳞中线棕黑色,两侧橘黄色。

 

 

   棕黑锦蛇 Elapheschrenckii (Strauch)

别名 黄花松、乌虫、松花。

鉴别特征 为黑龙江省体型最大的蛇;体背面均为棕黑色具光泽,自颈至尾部有占1~3枚鳞宽的黄色窄横斑平均33个(15~43个),前后两横斑相距12~15枚鳞;腹面灰白色有明显的黑斑。

 

 

   虎斑颈槽蛇  Rhabdophis tigrinus (Boie)

别名 虎斑游蛇、鸡冠子蛇、野鸡脖子。

鉴别特征 体背翠绿或草绿色,自颈部至体中部两侧有橘红色与黑色斑块相间排列;颈部正中有一明显的颈沟;枕部两侧有1对粗大的“八”字形黑斑。



   中介蝮 Gloydiusintermedius (Strauch)

别名 土球子、七寸子。

鉴别特征 头三角形,颈细;体背自颈至尾端有黄褐色横斑,腹面色浅。眼后黑带上缘有一宽而明显的黄色眉纹。中段背鳞23行。舌黑色,上颌骨具管牙,有颊窝。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5:30停止发票)
年均访问量:362874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