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邮政博物馆——情系万家 信达天下
发布日期:2015-10-23 新闻来源: 编辑:冯拓菲 蒋 萃 杨 旭
馆舍介绍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邮政专业性博物馆。该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民益街100号,馆址为1922年建造的吉黑邮务管理局大楼。在繁华的商业区内,这座已有90多年历史的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不仅是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哈尔滨保护建筑。
博物馆于2010年9月开馆,2014年7月免费向市民开放。馆舍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3290平方米,包括九处历史复原场景、七个专题影像资料及一个多媒体展示厅。其中,负一层为临时展厅,一至二层为黑龙江邮政历史陈列,三层由黑龙江邮政业务展示厅、邮票珍宝厅、明信片厅、邮票与集邮展厅和弧形荧幕影视播放厅组成。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融专业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以详实的史料和实物,综合运用文物、历史照片、图表、模型、模拟场景以及现代虚拟技术和视听技术复合手段,展示从古代邮驿到现代邮政的历史发展历程,情系万家、信达天下。

邮政博物馆外景照片
馆藏文物
黑龙江省邮政博物馆展陈面积3290平方米,馆内现有藏品10000余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2件、一般文物375件,此外还有珍贵照片文献600余张。这些藏品充分反映了黑龙江地区古代、近现代的邮政历史。
除了黑龙江省邮政公司搜集的大量珍贵邮票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还捐赠了“庚申年金猴”邮票、“军人贴用”邮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万岁”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等一批珍罕邮票。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藏辽金时代圣旨金牌

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印制发行的第一套毛泽东像邮票所用的照片原件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藏:军邮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邮票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藏: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馆内陈列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地上1-2层的黑龙江邮政历史陈列,由序厅“邮苑春秋——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基本陈列”、第一部分“驿道万里——古代黑龙江邮驿的起源与沿革”、第二部分“国脉所系——近代黑龙江邮政的开办与发展”及第三部分“邮舞龙江——当代黑龙江邮政的发展与跨越”组成。
“邮苑春秋——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基本陈列”由一面大型的锻铜浮雕墙《邮苑春秋》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吉黑邮务管理局大楼营业厅场景复原两部分组成。其中,《邮苑春秋》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孙家彬教授创作,以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为背景,通过飞翔的鸿雁、狗拉爬犁、骑马的驿兵、铁路、江桥、火车、油田和现代邮递员等邮政元素,跨越时空,阅古览今,再现了黑龙江地区邮政的悠久历史。该陈列于2013年5月荣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十大精品陈列“优秀奖”;2013年9月,该陈列展览进行了提升。

锻铜浮雕墙
早在唐代渤海都督府时期,黑龙江地区就有了官方通信组织——驿站。这种邮驿制度历经金、元、明、清各代。1878年,清朝总理衙门同意由海关试办邮政,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中华民国成立后,大清邮政遂改称为中华邮政。东北解放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邮政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博物馆以丰富的史料、实物和图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一千多年来邮政在黑龙江大地上的历史变迁,突出了邮政与国家和人民的血脉联系,体现了邮政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元代站赤种类很多,复原场景《元代站赤》则呈现了最能代表黑龙江冰天雪地特点的狗站,即狗拉爬犁的驿站。低矮的白桦木屋,茂密的山林雪野,姿态各异的驿狗,神色刚毅的站人,不仅生动再现了元代狗站的情景,而且折射出诗情画意的历史情怀。《清代驿站》同《元代站赤》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这里的驿房,具有北方满族民俗特点的青砖房。场景前传递紧急公文的驿兵换下疲惫的驿马,飞身跃上另一匹驿马急驰而去;另一驿卒忙着照料换下来的驿马。其他驿站设施也依当年样式制作,场面真实生动,配以“驿站诗”,引领观众进入历史情境。

元代站赤

清代邮驿
在“中华邮政”展位,有一组微缩场景《哈尔滨江沿邮局》《哈尔滨道里邮局》《邮亭》及中国大街喷绘照片,是参照相关历史资料照片,一砖一瓦分解,一个造型一个装饰绘制,将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江沿邮局门面、道里邮局门和极富俄罗斯建筑特点的邮亭神奇地矗立在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大街上。邮亭里待售的邮包、明信片、报刊杂志等赫然在列,仿佛把人们带回到百年老街。

江沿邮局

邮政储蓄汇业分局

中国大街邮亭
《地下交通站》场景还原了中共满洲省地下交通站,再现了在白色恐怖下地下工作者英勇无畏、机智果敢的革命精神。外景部分原样复制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用传统绘画绘出俄式平房、门前街道及道边树木;内景部分借鉴舞台艺术手法,增强了道具在场景中的作用,屋内一个儿童小马玩具增添了生活情趣,又显示了女地下工作者的母爱情怀;大楼内原有的一个可将来不及转移的机密文件销毁的欧式壁炉也被巧妙地设计在室内。所有这些都像一幕幕戏剧,展现了中共满洲省委地下交通站的斗争岁月。

地下交通站
活动及荣誉
自2010年开馆至今,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共举办临时展览30余次,在观众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如:2010年开馆当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展出的罕见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方连);2011年6月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黑龙江省邮政公司、黑龙江省集邮协会共同主办的《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集邮展览》;2012年10月为纪念黑龙江省集邮协会成立30周年举办的集邮文化讲座;2014年8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刘佳维副会长在黑龙江调研时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截止目前为止,观众参观临时展览人数达5000余人,成为哈尔滨市公众高品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积极发挥公共文化设施、文化阵地、文明窗口的服务功能,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年参观人数达1万余人。2011年,博物馆被黑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等5家单位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基地”称号; 2013年被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被黑龙江省集邮协会定为“黑龙江省集邮协会活动基地”。
今后,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将努力成为宣传黑龙江邮政历史及建设企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邮政业务发展的助推平台、传播集邮文化的精神家园、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旅游文化产业的新兴景点。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5:50停止发票)
年均访问量:362874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